每周二,三水区芦苞镇挂钩干部何月珊都会到大宜岗筋竹岗村,巡查环境维护整改情况;每个月,她还会和四合村委会干部李英维、筋竹岗村村民小组长黄炳贤一起开展“月联检”。这是芦苞推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的一项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芦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频传佳音:干净整洁村通过率、纳入长效管理的自然村比例以及长效管理奖补资金均位居全区前列。作为三水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佼佼者”,芦苞有何经验和妙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三水区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近两年来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方案、指引等,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创建-验收-长效”四套标准。芦苞镇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直联驻村团队的作用和资源,通过清拆、建管、治理并重,推动人居环境长效提升、提高乡村可持续发展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清拆
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克难
2019年5月,芦苞镇召开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动员大会。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性工作,“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在全镇范围铺开。
关头不破,二关难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小单元是村民小组、主体是村民。而这两者,均在政策落实的最前端。让村民真正动起来,是关键的第一步。
干部与村民一起撸起袖子清理垃圾杂物,指挥钩机铲车清拆清运,是芦苞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过程中常见的一幕。
这一场景的出现,得益于芦苞结合“直联”工作制度,实行镇村联动,建立直联驻村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制。一方面,镇领导挂钩村委、镇中层担任片长、镇机关干部每人跟进一村,与村干部、村民合力推进; 另一方面,镇挂钩干部充分发挥沟通联系的作用,在学懂弄通相关政策指引的基础上,进村入户宣传,打通各项工作“最后一公里”。
针对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芦苞加强部门联动,建立以镇机关全体领导、干部及村(居)负责人为成员的镇重点工作微信群组,实施“镇、村、组”三级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从发现问题到落实整改的无缝对接。
在“三清三拆三整治”中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还有广大农村党员。
作为全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经验输出地,芦苞鼓励领岗党员成为自清自拆的带头人,形成示范效应。独树岗江塘坦村二队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蔡健昌主动带头拆除了自家危旧老房,面积近500平方米,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在党群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芦苞88条自然村通过区级干净整洁村验收,总体通过率达97.8%;纳入长效管理的自然村比例、长效管理奖补资金走在全区前列。
建管
红色引擎激发干事活力
农村人居环境要实现“一时美”不难,但要走向“持续美”不容易。
四合村委会把岗南联村原是一条“问题村”,环境差、村风差。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却后来居上,成为了先进村。
“自从村里的环境变靓、配套设施完善后,村民越来越自觉地保持环境卫生。”四合村党委书记冼启冲说,去年,南联村成功申请到上级资金合计超100万元,在村内开展7000多平方米绿化景观提升、公园配套及文体设施建设。
在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时,芦苞镇已经意识到,比清拆更重要的,是后续的维护、建设和管理。
为此,芦苞每年从镇财政中划拨1000万元,设立“红色+乡村振兴”党建扶持项目基金。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过程中表现积极、成效明显的村(社区)党委(党总支部)、村民小组党支部,可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和民生服务进行申报。南联村的100多万元扶持资金中,就包括了这一项资金。
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民的意识、观念转变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外力+内力”的双重推动。“项目基金的竞争性获得机制,使得村组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大家都希望能争取到更多资金,维护农村人居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也自然随之提高。”
2019年至今,芦苞镇共实施30个“红色+乡村振兴”党建扶持项目,投资资金近1000万元。该项目已成为芦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红色引擎”,激发着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治理
三级工作机制促长效管理
下周起,三水将在全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考核。21日,何月珊早早来到筋竹岗村,和李英维、黄炳贤一起在村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联检”。虽然“月联检”的要求是一个月开展一次,但何月珊每逢周二都会准时出现在筋竹岗村,仔细巡查、做好台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村委干部处理。
“月联检”与“周自检”“季度双检”一起,构成了芦苞严格落实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三级工作机制。“周自检”,由村长、村民小组支部书记或村民代表实行每周巡查;“月联检”,由镇挂钩干部与村委干部每月到村组开展一次联合检查;“季度双检”,由镇乡村振兴办及第三方机构实行每季度不定期按全镇自然村25%抽查评分。
“我们村长尽心尽力,不仅做好每周例行巡查,而且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检查村里的环境卫生状况。”筋竹岗村村民岑洁玲说。
芦苞的长效管理常态化监督机制,还联合镇人大代表开展不定期督办,约谈工作不力的村居委书记、部门负责人、直联挂钩干部,进一步确保拆、建、治有效衔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必须抓好长效治理。”芦苞镇党委书记杨军表示,全镇上下要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提高乡村可持续发展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接下来,芦苞将统筹推进干净整洁村扫尾工程、58条美丽宜居村和3条特色精品村的创建以及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强化“三沿一口”整治,抓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 通讯员余文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南海信息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邓颖晖)
大沥乡村振兴、城市治理全面发力,争当广佛全域同城先行区
7月9日,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在“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的专题访谈中,对大沥今年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回顾,并透露了未来的发展大计。
2020年07月10日 17:40 |
来源:佛山南海信息
勒流江村工业区改造实施方案通过表决
勒流江村工业区提升改造实施方案通过表决,是顺德首个采取“一二级联动”+“空间置换整合”改造模式的项目。
2020年07月06日 11:33 |
来源:珠江商报
容桂召开村改总攻推进会 部署村改工作
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兴表示,容桂坚持“拆建并举,项目为王”的原则,集中火力、倾斜资源猛攻村改,确保高效高质完成全年村改总攻任务。
2020年07月06日 11:29 |
来源:珠江商报
大良首个“企业自管”村改项目即将开建
7月4日上午,湾区智慧家·智造园(五沙村改项目)余下180亩清拆任务一天内全面完成,大良首个“企业长租自管”的村改项目即将全面交地建设。
2020年07月06日 11:20 |
来源:珠江商报